以青春担当绘就温暖旅程——城市轨道交通学院2025年春运社会实践暨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|
新闻来源: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添加时间: 2025-03-12 |
2025年1月12日至3月1日,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携手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,开展了2025年春运社会实践暨志愿服务活动。来自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44名志愿者,以饱满的热情、专业的服务,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春运保障工作中,出色完成任务,为实现“平安春运”目标贡献了青春力量,在实践中展现出新时代城轨学子的精神风貌,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。 在春运这一承载着无数人团圆梦想的旅途中,志愿者们的身影无处不在。他们穿梭于车厢之间,用真诚的微笑和细致的服务,为旅客们排忧解难,成为列车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。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23T1班的彭一洋感慨道:“春运列车宛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,我目睹了诸多感人至深的瞬间。年轻人主动为老人让座,陌生人之间大方分享自带食物,还有旅客自发组织打扫车厢…… 这些点滴善意,如同一束束微光,汇聚成春运路上最动人的风景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,春运不单单是一场大规模的运输任务,更是情感传递的桥梁。作为志愿者,能参与其中,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守护万千旅客的回家之路,我深感荣幸。”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23T2班的李想对动员大会上学校领导强调的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铭记于心。他表示:“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在实践中接受锻炼、增长才干,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。每一次扶老携幼后,听到旅客们真诚的道谢,我都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,也愈发明白奉献的价值所在。”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23T3班的林家豪有幸成为K4188次列车的一名列车员,这段经历充实而难忘。他回忆道:“春运期间,车厢内人满为患,行李摆放、旅客引导、车厢卫生维护等工作接踵而至,任何一个小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大问题。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,实则与旅客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,每一项任务都容不得半点马虎,让我真切体会到了‘责任重于泰山’的深刻内涵。”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23T4班的谭钶弋在脱下铁路制服回归校园后,这段春运经历已成为他青春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说:“我不仅懂得了责任的意义,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,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。这趟春运列车教会我的,远比书本知识更加深刻。我不仅是一名临时列车员,更是中国春运故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。这段经历时刻提醒我: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,不能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,正是他们,让世界充满温暖。”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23T1班的陈永在列车上深刻感受到列车员工作的繁琐与细致。他表示:“列车员的工作时刻需要保持高度警觉,将‘安全’二字铭刻于心、落实于行。‘安全’并非只是简单的口号或标语,而是体现在每一次检查、每一声提醒、每一个紧急应对措施中的实际行动。”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23T2班的谭钧哲通过四十个昼夜的跟车志愿服务,对铁路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他说道:“在帮农民工安置蛇皮袋时,触碰到他们掌心的老茧;在安抚错过换乘旅客时,看到她眼里的泪光,这些瞬间都让‘人民铁路为人民’这一根本宗旨有了实实在在的温度。春运列车就像一个特殊的教室,不仅教会我专业技能,更让我懂得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。返校路上,望着绵延的铁轨在暮色中伸向远方,我更加坚信:这条用责任与温情铺就的轨道,将载着我们川铁学子驶向守护万家灯火的星辰大海。”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24T1班的杨雨彤在列车启动时,望着四通八达的铁轨,心中满是感慨:“Z588 次列车轰鸣启程,载着满怀憧憬的旅客穿越风景、追逐星光。如今,昔日农村的泥泞小道已变成高速公路、高速铁路,我国交通发展日新月异,令人惊叹。这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,更彰显了国家的发展速度与成就。我坚信,国家的交通事业将继续书写辉煌,引领我们迈向更美好的未来。”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24T2班的黄俊霖在忙碌的春运跟车服务中,面对旅客突发疾病、行李放置冲突等各种突发状况,从最初的慌乱逐渐变得冷静沉稳,能够迅速理清思路,妥善解决问题,个人应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。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24T2班的杨国民在成都西发往深圳的列车上,遇到一位旅客携带学生,学生火车票优惠资质核验未通过,按规定需补票,旅客情绪激动。后来他们联系站台工作人员协助查验,确定学生可享受优惠,旅客深深鞠躬道谢。杨国民感慨:“那一刻,我深刻认识到‘人民铁路为人民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我手中的钥匙,打开的不只是车门,更是阖家团圆的幸福之门。” 此次春运社会实践暨志愿服务活动,对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的学子们而言,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宝贵机会。他们在服务春运的过程中,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,更培养了责任意识、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。这些优秀品质,将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财富,激励他们在铁道交通领域继续发光发热,为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 撰稿:曾星 审稿:朱俐 |